肖欣荣:投资本质是认知变现!认知不够,决策来凑
来源:转载自财经网 发布:2024-08-15
投资,本质上是认知的变现。知行合一,重点在知。真正透彻理解了一个东西,没有条件行,也会想尽办法、创造各种条件去行;没有发自内心信仰的知,潜意识里一定会有重重困难阻碍行。知行不合一,一定是知不深。
世事,唯一不变的是变化。外部世界在变化,人自身的认知也在变化。外部世界,很长时期变化不大,所谓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,都是令人乏味的。只是近200年来,变化加剧。近20年来,变化简直是日新月异。因为技术超越一切,我们正处在一个重大转折点上。对于身处数字时代的投资者来说,挑战是如何认识时代?如何理解时代的企业?如何跟上时代发展、在时代的趋势中获利?
遗憾的是,一个人即使穷其一生学习,认知也还是有限。相反,一些学识相对有限的21点选手、德扑选手、职业竞技运动员不断进入投资行业,这些跨界高手对股市不熟悉,对企业也不熟悉,但他们对博弈很熟悉,对决策更是相当熟悉。这很说明问题。因此,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即使认知有限,也可以通过决策来凑。
买什么?何时买?在赛马场上,最明智的做法是耐心等待和忍耐,直到那匹好马出现在有很大获胜机会的位置上。相反,大多数投资者是害怕错过一切(FoMO,Fear of Missing Out),被羊群裹挟着仓促出手。因此,买什么?就是“须从根本求生死,莫向支流辩浊清”。就是用仓位锁死时代的标志性股票,就锁住了时代。那么何时买呢? 在特斯拉股票上大放异彩的基金经理安德森的办法是,正如在棋盘放米粒的游戏中,每格放的米粒按几何级数增长,他会在第六格或第七格的时候才进入。对于有史以来最重要的股票之一,巴菲特也是在2016年才开始买入的。而苹果手机在此十年前就风靡世界了。
第二,集中投资,仓位决定一切。有经验的投机者都知道,准确率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正确的量级。只做少数几次决策的人,其最终结果比那些以忙碌为名做出很多决定的人,要好很多很多。格雷厄姆在79岁时说到:“一只股票上的利润,远超他过往20年基于大量调查、无尽思考、无数次决策、无数次操作,所获利润的总和”。索罗斯在做空英镑时,嫌他的基金经理下手太轻,说到:“这也叫仓位?”巴菲特买苹果股票虽然很晚,但持仓占到了组合资产的一半。巴菲特用极重的仓位,挽回了时间上的损失、价格上的损失,甚至可以说,挽回了一切!
第三,投资非对称收益。对牵扯到多个因素,很难判断结果的事件,并不需要对事情本身进行分析,因为也分析不出来个所以然。此时,要跳出问题想对策。投资思想史上最有启发性的例子是,在滑铁卢之战时,后来闻名于世的经济学家大卫·李嘉图跳出战争输赢的本身,从投资盈亏比的角度来考虑问题。也就是说,如果拿破仑万一爆冷输掉战争的话,李嘉图买入债券的所得,将远超拿破仑获胜而损失的钱;如果拿破仑赢了,损失也无伤大雅。在未来,投资者可以从认知决策的类似思想中得到启示,在面对各种各样、层出不穷的创新时,去把握那些收益与损失不对称的机会。在当代,早期的比特币就符合这样的非对称结构。
第四,买得对、更要坐得稳。投资之所以困难,是因为股价很少是直线向上的,这需要忍受让人极其痛苦的下跌。利弗莫尔在1940年说过,坐得稳是实现最大利润的唯一方式。富达基金最有名的基金经理林奇在1980年代说过,赚钱靠的是屁股,不是脑袋。前文提到的基金经理安德森认为,承担高波动率是一种特殊的能力。只有通过拥抱不适,才能从杰出公司上获得超额回报。如果拥有成长型公司很容易,那竞争就将激烈得多。但知易行难。投资道理简单,但应用不容易。芒格在2023年贡献了他一生最后的金句:“年轻人知道规则,老人知道例外”。例外,当然也是规则的一部分。面对股价回调,投资者永远纠结的是:这次不同以往(This time is different)?还是,这次没啥不同(This time is never different)?
选择胜于努力。选择相信什么,就会看到什么,每个人能看到的、能听进去的都是自己相信的东西。芒格曾经说过,“我的剑留给能够挥舞它的人”。在我们看来,每个人也只会挥舞自己相信的剑,也只挥舞得动自己相信的剑。
转载自财经网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负责人删除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